昨晚美联储放鹰,鲍威尔表示川普的关税政策会导致通胀和萧条,所以联储陷入两难——要控制通胀就需要加息,要刺激经济就需要降息,但联储的首要目标还是前者,所以不会出手救市,美股遂大跌。
其实鲍威尔说的完全就是大实话,只要稍微学过一两天经济学的人都懂,川普目前所有的政策和目标都在互相打架。现在西大通胀还没起来是因为各大零售商都屯了三个月左右的货,是关税生效前抢运的,卖一天少一天。
我猜其实川普也懂,所以设了90天谈判期,希望三个月内一切恢复正常。普通老百姓也懂,目前淘宝在西大APP排行榜冲上第二,原因就是很多人趁着800美元个人小包豁免关税政策关闭之前囤货。
全球各国和地区当然也懂,所以现在都是一个“拖”字,拖到川普扛不住通胀压力才能谈成好条件。
市场现在发现一个规律,每当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4.5cm老普就会变得灵活,下4.5cm就会继续嘴炮。那为了让老普一直保持灵活,最好就一直在4.5cm以上待着。
人再强也不可能和常识为敌,就鲍威尔下课,下一个联储主席上来也解决不了这个川普悖论。
如果相信常识的话,那现在的真相就是包括川普在内,全世界都希望能迅速把西大关税降下来;区别在于川普希望顺便讹点啥,其他地方不希望被讹到。
但时间并不站在川普那头。
鲍威尔不肯降息,意味着川普手上的牌变少了,对我村来说有利好意味,所以今日反弹。
…….
对了,近期美团又有个鬼故事,就是京东外卖起来了。
先说结论,除非拼多多说要搞外卖,其他有一个算一个,都不够美团打的。
外卖是一个高度内卷的市场,几乎不存在什么平台垄断优势,拼的就是效率。每一个城市、县城,其外卖市场都是独立的,你在上海搞得再好,也影响不到杭州消费者的选择。
所以新玩家入局,可以集中资源先烧一两个城市,通过补贴一下子获得很多订单。消费者也没啥忠诚度可言,大部分就是谁便宜买谁的。
但关键是下一步,你能把订单转化为利润么?
答案就是除了美团以外,都做不到。包括饿了么,有阿里巨大的资源加持,也做不到,最多少亏点。
目前美团大概平均一个订单30元左右,赚0.9元,净利润率3%。
所以东哥认真说不允许外卖净利润超过5%否则处分人的时候,听起来就像我爹和我说“你不许和刘亦菲结婚,否则我不认你这个儿子”。
但真实的问题其实是我想见一面刘亦菲都做不到。
有个类似的例子就是瑞幸和库迪,库迪烧补贴一下搞到了很多订单,受此影响瑞幸股价腰斩。但目前库迪的现金流已经见底,门店也大量关闭,瑞幸的股价又回到高位。
从商业模式角度好坏来说,按我的理解从上往下分别是社交、娱乐、搜索、电商、外卖。
社交就是大鹅和脸书,黏性无敌,别人怎么也不可能取代,躺着就把钱赚了。
娱乐就是抖音、油管、Tiktok,游戏等等,业务很轻。
搜索本来也是很好的模式,可能比娱乐还强,但现在被AI偷家了。
电商不如前面这些,因为自己不带流量,但胜在变现容易,卖一单就赚一单;一旦出爆款,就能血赚。
最苦最累的就是外卖,责任大、任务苦,只能一单单赚钱,也不可能出啥爆款。而且社会还对这行充满了偏见,大部分人都承认自己你不懂社交、娱乐、搜索,但都觉得自己是外卖界的懂王,不就是送个餐么,谁都想来说几句。
但就像懂王不可能再让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回去打螺丝和挖矿,做惯社交、娱乐、电商的人也不可能做好外卖。
人都是这样的,有容易钱赚的时候,谁会去赚难钱?
京东现在赚钱就很容易,因为有国补啊,电子消费、家电什么的,正好是京东的基本盘。
所以京东现在有很多钱可以补贴外卖,看起来一切很很舒服。
但也正是因为现在这么舒服,总有一天补贴会烧完,到时候怎么办呢?
所以如果美团破120的话,我会慢慢把之前在150和180卖出去的部分补回来。
如果能破100、80,做梦都要笑醒,捡钱机会又来了。
就这些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