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表示考虑豁免部分汽车零件25%的关税,否则过两个月美国消费者可能面临有钱也买不到车的局面。这个剧本我记得在2018年上演过,当时也豁免了一部分我们的汽车零件。无论是25%关税还是在美国设厂,都将提升美国汽车大约20%的成本,大部分车型通常也就15%左右的毛利润率,秒变成亏损5%了。
当然车企可以涨价应对,但涨价这事目前在美国高度政治不正确,无论是民众还是川普团队都不接受,所以车企的选择就是干脆不卖所有廉价车型,只卖利润大的高端车型。
这你让我怎么评价呢,说“关税、制造业回流都是扯淡”这种大实话吗?如果西大群众愿意承受大部分物价都上涨20%以上的代价,也许存在一丝可能性。但是,如果通胀持续,那美联储不可能降息还可能加息,那美债就又面临新一轮冲击。
总之,低通胀、美债去杠杆、制造业回流这些目标相互打架,从现实角度看,制造业回流属于地狱级难度,低通胀和美债去杠杆属于HARD难度,相对来说还是后者更现实一点。
所以本森特、马斯克等理性派都对关税这些持谨慎态度,主要目标还是美债去杠杆,兼顾制造业回流;而一堆马屁精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,搞得老普只能做人很灵活。
这里面还有一个悖论,就是西大如果真的想要制造业回流,就需要东大的支持。
这件事库克说的很清楚,他说苹果在东大设厂,并不是因为劳动力便宜,而是因为工程师红利,链上任何一环都能找到一操场的工程师来解决问题,而在西大你想凑满一会议室的工程师都有难度。
久而久之,就是从设备、研发、部件、制造等各个环节都在东大。
西大如果要复制这点,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工科教育,花20年时间,培养几百万工程师,这就太不可能了。
还有一种办法,就是直接让东大的公司去投资,把工程师派过去,就像30年前的日本那样。可能马斯克是这么想的,但目前的环境的确不支持。
所以最终,老普那边的政策会变得很别扭。
情绪上头时,会变得很严苛;但遇到现实问题时,又会温和一些。
这些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巨大的干扰,至少几个月内很难看到稳定的投资环境出现,所以这段时间我都打算空20%左右的仓位。
…….
1、万华化学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2.49%,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5.87%。万华的利润很好算,基本上只要跟踪MDI等大宗商品价格即可,所以业绩都是明牌,但即便这样今天股价还大跌,市场现在对业绩很不宽容。
2、山东黄金预计Q1净利润9.5-11.3亿元,同比增加 35%-61%,周期起来了闭着眼睛就能赚钱。但这种地方国企的问题主要是负担重,比方说在某县开了金矿以后,就会在当地搞各种三产养人,实话实说这也合理,因为你挖了当地的矿啊,但最终除非周期大牛市,否则就很难结算出利润。
3、宁德时代Q1营收847亿,同比+6.2%;扣非利润118亿,同比+27.9%,超预期。不过核心指标毛利率从去年的26%降到24%,说明还是给下游公司让利了啊。
4、京东外卖订单达到每天500万个,大约是美团的十分之一少些的样子。不过这些订单主要是靠补贴方式卖的,我就知道现在很多人每天撸京东外卖的羊毛,但从长期看这些补贴不可持续,订单越多亏损越多,等恢复原价后羊毛党就会离场。
5、美团发布独立品牌“美团闪购”,据说目前非餐饮的即时零售日成交达到1800万单,算是攻进了京东的母巢。以上两条信息对应着看,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6、石破茂表示,不准备向西大做重大让步,不急于达成协议。川普最忠诚的小弟都是这个态度,所以这事就慢慢拖着好了,反正时间并不站在川普这边。
7、阿里否认拟购买星巴克中国股权,嗯,上一次是美团否认。看起来星巴克中国真的打算卖,可是现在咖啡行业那么卷,有勇气接受的人不多。
就这些了。
近期反正我看不清楚,只跟踪不做判断,静候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到来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