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仔细思考了一个问题,这一波最惨会跌成啥样?
穷尽我的想象力,就是去年3月的那个哭爹喊娘的2700点。
那可能是市场情绪最悲观的时候,西大搞出了OpenAI,东大自己的大模型不知道在哪里,感觉科技全面被压制;地产销量大幅下降;消费不知道在哪里;唯一的好消息是出口还不错。
而目前至少我们自己有DeepSeek和通义千问,地产销量有没有起来不知道,至少跌幅小了,消费反正出了些政策,应该还会有更多政策。
更反常识的一点可能是,短期内出口可能并不悲观。
有做跨境电商的哥们和我说,他们估算,川建国同志最新的关税政策后,大概只对他们的利润可能产生不到2%的影响。
因为即便加了那么多关税,东大产品可能依然是全球性价比最高的。也正是因为这次加的太多了,供应商都死猪不怕开水烫,咬死不降价,有些还加价,结果西大那边的经销商大部分居然都接受了,关税最终由西大的消费者来承受。
当然从长期看,西大肯定也能找到别的供应链,但短期内有困难。但问题在于,过去到底为何我们自己要这么卷,自己把自己的价格压那么低?
既搞到自己赚不到什么钱,也搞得其他地方的产业没活路,这有什么意义呢?
我想到一个例子,就是互联网行业。
十年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规模已经很大,但依然在野蛮生长,有点钱就到处烧,估值倒是很高,但一看利润都很低,很多还亏损需要募资。
但经过一系列危机以后,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已经停止了各种不靠谱的烧钱行为,不搞盲目扩张和补贴,内部降低了很多不合理的成本,利润突然就爆发了,也能大笔分红和回购来回馈股东。
整个东大就像一个巨大的互联网公司,过去很多年的诉求就是规模,利润不利润无所谓;未来的目标可能会转变为利润,然后这些利润又以税收和利润的形式回馈给社会。
嗯,这里扯多了,说回结论就是,消费、地产、出口三驾马车,消费和地产情况至少比去年这时候强,现在是出口遇到一个黑天鹅,但短期内影响不至于特别大,长期当然影响很大但可以对冲;科技领域,东大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,反正市场信心比去年强很多。
所以综合来看,目前基本面肯定比去年好,所以最差也就是到去年那个2700点的位置。
我还能说啥呢,难道说2700点保卫战我有丰富的经验么?
两手一摊。
……
昨晚美股深V,今天全球市场大部分跟随,原因是可能川普会暂缓实施对等关税。
暂缓可能有两个原因,一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妥协了,二是从技术上目前美国不具备收对等关税的能力。比方说现在有一箱货运到美国了,这个货里面有中国、美国、东南亚、日本等国的零件,根据对等关税是要判断其具体构成比例的,但目前真的做不到。
但如果是我写剧本的话,目前的全球各国,就类似于2018年的东大,充满了让点利就可以谈下来的幻想,后续老普大概率还会提各种非常大的条件,至少在一两年内变数还很多。
东大是因为已经博弈过8年了,所以这次直接反制;其他各国未来的心路历程,估计会部分复制东大这8年。
从短期看,因为只有东大最刚,所以受到的冲击也会最大;但从长期看,也正是因为东大最刚,所以确定性最大,利空出尽的时间点可能最早。
今天市场比昨天好很多,甚至已经有人在算这件事到底利好谁,开始做发财梦了。
但我还是又减了10%仓位,加上昨天的10%,完成了20%的既定目标。
这不是因为我预期未来市场会下跌,而是因为我已经不年轻了,保住目前财富的权重上升,赚更多钱的权重下降。
川普对全球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,我宁可等这个雷炸差不多了再说。这可能会丧失巨大的赚钱机会,但也意味着不会被这颗雷再炸一次。
川普这次带来的,不是一般的问题,而可能是系统性问题,习惯满仓的我,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。
不过除非出现更糟糕的情况,我会保持80%的仓位,依然占我总资产的50%以上,这个信心应该比绝大部都都强大。
对了,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并不愿意和大部分国家立刻进入谈判,特别是对欧盟和东南亚,提出了很多额外要求,比方说要求欧盟取消增值税。
这都是预期中的,老普顶着压力搞了那么大的事,让美股都蒸发了几十万亿市值,如果随便谈谈就能妥,那怎么可能呢?
静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。
不过我对这件事的大结局保持乐观。
因为从人类历史来看,全球贸易和科技发展是把蛋糕做大的唯二手段,创造了巨大的增量财富。
全球贸易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出在过去的体系太粗放,里面的BUG太多;导致少部分人赚了很多钱,而没有普惠到所有人。
其实这就和国内贸易是一回事,需要收富人的税补贴穷人,发达地区赚到钱以后需要转移支付给落后地区,这个游戏才能一直玩下去。
这个问题,不是关税能解决的,而需要各国合作一起讨论出可行方案。
WTO1.0肯定已经是过去时了,谁能创造出2.0方案,谁就是未来的扛把子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