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教授 - 努力进化 在这个市场里站着把钱赚了

周末做了一份作业,关于中、美、德、日、韩五国的经常账户。

所谓经常账户,就是一个经济体对外收支的总和,主要包含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(留学、旅游购物、购买科技服务、知识产权等)、跨境投资收益三块。

以2024年为例,我国货物贸易顺差7000亿美元,服务贸易逆差2000亿美元,经常账户顺差4000亿美元,投资收益没查到,毛估估是逆差1000亿美元,也就是歪果仁通过投资中国资产赚走1000亿。这个当然是有可能的,因为苹果一年利润就有接近1000亿,大部分应该都是投资中国所得。

同年,日本货物和服务贸易基本顺差为0,但通过海外投资血赚2000亿,所以经常账户顺差2000亿。以丰田为例,去年利润为300亿美元左右,其中大部分应该都是海外工厂生产,都属于海外投资收入。

德国经常账户顺差为2500亿美元左右,其中主要来自货物贸易,其次是服务贸易,投资收益不太多。

韩国经常账户顺差为1000亿美元左右,货物贸易顺差1000亿,服务贸易逆差200亿,毛估估投资收益200亿左右,应该类似日本海外设厂赚到。

美国经常账户逆差1.1万亿美元左右,其中货物贸易逆差1.2万亿,服务贸易顺差3000亿,投资收益是笔糊涂账没有具体数字。

总体看,全球其他国家的经常账户基本对冲打平,核心就是美国1.1万亿逆差,中、日、德、韩加起来9500亿顺差。

但这个问题又非常复杂,因为美国人持有大量外国公司股份。比方说三星一年赚200多亿美元,美国人大约持有50%左右的三星股份,那你说这顺差应该算谁的?

全球非美股上市公司一年利润大约2.5万亿美元,美股上市的非美国公司一年利润大约7000亿,两者合计3.2万亿。无法估算美国人持股占比,但从中额外分到几千亿利润应该没问题。

此外,全球大公司很多都会去美国设厂、有钱人会去购买美国资产。

总之,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,去年美国资本净流入为1.04万亿美元。

所以实际情况就是,美国每年经常账户逆差1.1万亿,但通过实体和金融投资又搞回来1.04万亿,两者基本是平衡的。否则如果年年真的逆差大失血,还怎么可能维持那么强劲的购买力?

这就像一个人,表面上看年年入不敷出,但总还有钱花,那一定说明他有你看不见的经济来源。

所以逆差压根是个伪命题,美元体系的特点就是无论美国花出去多少美元,这些钱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回流到美国。假如有一天美国真的解决了逆差问题,那别人手上也就没有美元,也就不可能有资本回流美国。

不过逆差没问题,不代其他没问题。

目前美债总额36万亿,每年利息就要支付2万亿左右,而联邦财政收入才5万亿左右。

这个问题,可比什么逆差大无数倍。

还是不可能还的,怎么都还不起;赖账也很难,因为这样美元就会丧失信用。

唯一的办法是借新还旧、降息,假如利率降到2%左右,一年就可以少还1万多亿利息。

如果美元贬值就更好了,如果贬一半,相当于稀释一半债务。这招三哥最拿手了,历史上苏联给三哥大量卢布贷款,三哥硬是熬到俄罗斯才还,真实价值大约是借款时候的千分之一。

所以本质来看,川普要解决的是美债问题,但美债是内部事务和别人没关系,所以要借着关税来把水搅浑,把大家一起拖下水然后再看看怎么提要求。

比方说如果大家最后都同意美元贬值,并愿意一起出手,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。

如果是这个逻辑的话,德、日、韩之类想要豁免可能还挺难的,因为要的就是把你们拉下水再说。

以上简单总结,就是在货物贸易方面,美国是全世界的大甲方,但是在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入方面,美国是全世界的大乙方。

我非常同意流传甚广的“甲方论”,就是大多数事都是甲方爸爸说了算。

但在真实的世界里,美国在水面上是大甲方,在水面下是大乙方。

作为甲方的美国一拳击出,最后通过层层传导,击中的不仅是全世界,也有作为乙方的美国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川普的关税政策必将失败,因为根本没有赢家,全部都是输家。

所以目前其实内部反对声音也很大,马斯克和美国财长贝森特都公开反对。这也是老普团队里唯二的精英,其他差不多都是马屁精。

从股市反应也可以看出来,过去历次毛衣战,都是美股稳如老狗,其他国家股市吹弹可破;这回是大家一起跌,甚至美股跌的更多一些。用钱投票最诚实,这说明市场共识就是互相伤害而已,美国占不了便宜。

具体到A村和港村,明天低开没跑了。

但我猜A村只要不是和出海深度绑定的公司,最后可能不会跌太多,特别是消费和房地产,可能会出对冲政策,有可能反弹。

港村因为外资主导说话,影响会更大些。很多压根儿和出海没啥关系的公司,比如小破站在美股都大跌,纯粹是被无脑砸盘。

我打算减一些和出海密切相关的仓位,大约占总仓位的10-20%,剩下的死扛。

至于捡点什么回来,目前还没想好,可能会是消费和地产方向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