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教授 - 努力进化 在这个市场里站着把钱赚了

和朋友聊了一个有趣的话,到底是谁在买《哪吒2》的电影票和周边?

表面上看起来是小朋友和年轻人,但背后是一大批沉默的中年人。

30年前我读中学的时候,已经有动漫、游戏、手办这些东西,但在家长和老师眼里都是洪水猛兽,别说给钱买了,你自己偷偷买了以后下场就是被没收和凌辱。呃,其实别说“电子鸦片”了,就算像足球、军事、武侠这些相对还比较正统的内容和周边,都是被严防死守的。

但现在轮到这批中学生当家长了,他们对这些是比较宽容的,条件允许都会给娃买,也算代偿了小时候的缺失。

不仅给娃买,自己也会消费。

比方说各种游戏里的氪金大佬,大部分其实是中年人。这个很符合逻辑,因为年轻人有时间没钱,中年人有钱没时间,氪肝vs氪金,各取所需。

20年前的假设是:我们不能打一辈子游戏,但可以做一辈子朋友。

20年后的事实则是:我们没法做一辈子朋友,但可以打一辈子游戏。

因为朋友会离散、反目,但你需要的时候,游戏都在那里,不增不减。

年纪大了,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花很多时间,但会花很多钱,所以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。

现在还只是四五十岁的人在玩游戏、看动漫、买周边,再过20年,就是六七十岁的人在玩游戏、看动漫、买周边,还有一代代的年轻人跟上。

对了,今天光线传媒巨震,盘中天地板。这个其实挺合理的,你们可以去看看当年《战狼》上映后北京文化的走势,几天时间股价就翻倍,然后一口气跌了6年。电影的爆款可遇不可求,电影公司不算一个好的商业模式。

不过虽然都是票房冠军,但《哪吒2》和《战狼》还是有些不同。

《战狼》还是一部传统方式拍出来的电影,只是题材正好赶上了风口。所谓传统,就是电影圈子里几个熟人一商量说我们攒个局,拉些人拉些投资,拍个电影。中间资金的管理也很抽象,哥几个商量着就分了。

而《哪吒2》则是现代工业方式做出来的电影,背后是整个产业链。比方说特效制作,不是说随便找个熟人的公司,而是全国范围内找合作,谁能力强谁上。资金管理也很严格,什么钱用在哪里都很清楚。

假如《封神2》的特效也是这么做的,那票房是不是可能是现在的几倍?

饺子把这条路走通后,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上,电影出爆款的几率也就更大了。

我还关注了一个问题,就是《哪吒2》卖了那么多票房,饺子自己能赚多少钱?

合计大概有三部分。

导演费大约一两千万,相当于基本工资。

导演的净利润分成5-10%,相当于绩效工资,预计2-3亿。

饺子旗下公司可可豆等参与的股权分成,这个就高了,可能在10亿以上。

作为一个几乎在低谷拯救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男人,拿这个钱合理。我这不是在瞎说,许多快要倒闭的电影院,都因为这波票房满血复活了。

……

由于接入DeepSeek,腾讯大涨,原因是市场相信巨大的用户流量和AI会发生化学反应,这些都已经在Meta等巨佬上得到认证。另一个火爆的概念是数据中心,因为之前全国的数据中心严重过剩,属于亏钱赚吆喝的状态,但等到腾讯10亿级别的用户接入,那未来的业务就接不完了。

本质上这和煤炭的逻辑是一样的,市场没需求的时候白送都没人要,市场需求一旦起来那就是印钞机。除了阿里、腾讯以外,全国数据中心最多的就是三大运营商,所以表现也都很靓丽。

不过腾讯有点吸血其他票,所以港股也是巨幅震荡,明摆着很多人又开始“止盈”了。我的看法是诸位还是需要有点耐心,腾讯目前才17PE,每年业绩还能有10%以上增长,现在又有了AI这个大杀器,熬着等20PE以上总行吧。

1、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,一堆大佬都参加了。从短期看这个利好已经充分预期了,但从长期看可能会带来一波不小的行情。

2、传美俄将在沙特展开和谈,诡异的是居然没邀请乌克兰和欧盟,搞得泽连斯基开始呼吁要建立一支欧洲军,实际上就是摆脱北约(美国)。但是虽然欧洲嘴上抗议,可是欧股表现的很诚实,最近一直在涨。目前美国方面表示,正式和谈的时候乌克兰和欧盟都会参加,算是安抚下小弟们。

3、日本公布去年Q4的GDP,环比折年率2.8%,无论是消费、投资、顺差等都超预期,这是确认复苏了。本来我是有计划买日股ETF的,但尴尬的是现在国内行情也起来了,那只能两手一摊无法兼顾了。

全天成交1.97万亿,中位数涨幅0.88%。虽然涨幅不算特别大,但交易量又来到2万亿级别,按我的标准就是标准的牛市数据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