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期间吃饭,坐我边上的是一商界前辈,30年前给史玉柱、钟睒睒、还有另外几位浙商大佬打过工,经历过史玉柱因为巨人大厦破产、钟首富创立养生堂的时代。
席间给我讲了不少大佬们的往事和干货。具体的就不写了,听下来的感受就是那个时代创业都是江湖气,靠的是人格魅力、兄弟们给力、覆雨翻云的手腕,其他都是相对次要的。
浙商算辈分的话,鲁冠球、宗庆后算第一代;史玉柱、钟睒睒第二代;Jack Ma和丁磊第三代;黄铮、汪滔(大疆,杭州人)和六小龙都算第四代。
前面两代创业时江湖气都很重,Jack创业时也还有不少江湖气,但到第四代都变成了书卷气。
8个创始人中,4个本科是浙大,只有宇树的王兴兴因为偏科没上名校;全部读过硕士,4人在海外攻读学位,2人拥有博士学位。这些人别说江湖气了,有几个看着都有点社恐,
只能说时代发展太快了。
从姜萍事件开始,我就有一个判断,就是东大可能普通人过得一般般,但已经拥有一个强大的天才筛选系统。涟水小地方的一个中专,都有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老师,师以弟子贵,只要真有才华的学生一定会被全力培养。姜萍就像千金买马骨的那个马骨,真有千里马难道会错过么?
王兴兴也是一个案例,他也没读什么名校,但从大一开始就申请到各种学生科研经费,有老师指导。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名校出来的博士,自己可能不是什么一流学者,但学术传承和眼界没问题,指的路大概率是对的。
天才,就是你指路就可以了,剩下的自己搞定。
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有三大教训,分别是人口老化、失败的金融系统、丧失产业领先优势。我觉得还有一条,就是内循环的教育和学术系统,很大程度放弃了用全球知识训练本国人才的机会。
六小龙的出现,其实不在于他们本身搞出了什么技术,而在于证明了东大的教育和学术系统有效、产业依然是全球一线水准。
之前已经有大疆了,但那还是孤例,现在则是成批出现,更有说服力。
这个我觉得比短期内这个数据那个数据都重要,中国资产,特别是科技资产,需要被重新定价。
……
昨天港股大V,今天大涨,最高恒指涨3.4cm,恒科涨5.2cm。主要原因当然是前面说的中国科技资产重新定价,所以恒科领涨;次要原因是川普软化了口风,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推迟30天进行谈判,全球市场反弹。
由于港股通还没开,A股账户没法自动计算净值,但在恒指涨3cm的那个时间点,毛估估应该大概率是年内新高,也是历史新高了。
从2021年初开始的三年半大熊市,是中国资产的至暗时刻,之后则是价值回归的开始。最先开始的是红利资产,银行、水电、煤炭、原油之类;现在已经开始轮到科技资产,芯片、互联网、AI、机器人、电车等;后面可能还会轮到医药、消费、地产等。
1、春节期间电影有点超预期,《哪吒2》可能会超70亿票房,创历史记录。可惜《封神2》和《射雕》不是太给力,否则整体票房就炸裂了。从春节票房看,其实大家并非不看电影,还是电影质量得过硬,你要是拍的水平都和抖音小短剧一样,为何要看你呢?
2、春节期间,出行、旅游、消费电子、餐饮数据都不错,所以相关港股走势都还不错,这里面应该有国补和消费券的功劳。
3、昨天AI领域又有个瓜,OpenAI新发布的o3-mini模型说话方式很古怪,英文中夹杂着大量中文。业内推测,可能原因在于o3-mini是通过对DeepSeek的大模型蒸馏做出来的。
如果你们还不懂什么叫做蒸馏,可以往前翻,我前几天刚解释过。蒸馏其实挺正常的,所有的学霸都蒸馏过别人,也被别人蒸馏过,科技进步总体看就是一部蒸馏的历史。
对了,这是2月的第一篇正式夜报,按惯例向诸位大佬讨要稿费。
昨天我还琢磨着港股走成这个鸟样,估计大家心情都很灰暗,我的稿费也要灰暗了,好在今天扬眉吐气了。特别是持有恒生科技、中概互联等等票的,慷慨给个1块2块的过年红包啊。我沾沾各位的喜气,各位也可以沾沾我的喜气。
稿费每月只要这一次,从去年9月开始我讨稿费的嗓门也大了,算是行情给我壮胆了。在19年大牛市的时候,最多一次有7500人给我打赏,我等着来一波行情,可以打破这个记录哟!
到时候我又多一个可吹嘘的记录,你们作为股民也都扬眉吐气了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