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下午东方财富闪崩,类似于前几天赛力斯的走势,差点把大盘又砸崩。好在东财是过气网红,不像赛力斯属于现任村花,影响力差一些,最终大盘还是收红。
晚点看野生福尔摩斯的破案结果,后面吃个最近很多人讨论的瓜。
这几天你们肯定听说了体制内公募限薪的事,大概就是一年不能超过280万。实事求是说,虽然金融行业待遇高,但真能拿到这个水平的人并不多,除了那几个现在被喷成狗的明星经理以外,也就是少数高层。所以对整个行业来说,其实这个规定影响不太大,毕竟大部分人想被限都没资格。
但我的确思考过一个问题,就是金融行业应该拿什么水平的待遇?
从全球来看,金融行业的待遇基本都远远高于平均水平,原因就是近水楼台。
在古代社会,最核心的职位是管食品,关系到所有人的吃饭问题。比如漕运总督,或者扬州盐商,都是这条线上的,天下最富裕。
现代社会中最关键是人事和财政两条线,财政就是管钱,所以这个行业本身就一定最富裕,你在里面打工也亏待不了你。更早我不知道,上世纪90年代我就有同学从银行中专毕业去银行工作,20岁不到的小伙儿月薪4K多,可比他爹妈高多了。
我在英国的那个大学里有一个商学院,里面的金融学在英国算TOP10。我当时问过收入问题,说是毕业几年后大概平均年薪是6万英镑左右,但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。
刚才我查了下,今年英国投行(券商)招人的中位数薪酬是5.5万英镑,而所有毕业生的中位数薪酬是3.4万英镑,也就是比平均水平高60%的水平。
我也咨询过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金融行业薪酬水平,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,比方说德国、法国,你把英镑直接替代成欧元就差不多。记得当时我问过一个法国做金融的朋友,他的答案就是6万欧元左右,而且认为这个收入在法国已经很不错了。
根据我的理解,欧洲那些收入其实都比较死板,合同上写多少就是多少,外快或者绩效都比较少。不像我们这儿,合同上写的是一个数字,实际拿到的可能是另外一个数字,灵活性很大。
美国名校毕业生中金融专业的中位数薪酬大约是20万美元,所有专业平均是12万美元左右,所以大约也是高60%的水平。注意,这里说的不是刚毕业就能拿那么多,而是所有的毕业生包含大叔、大妈们的统计数据。
最惨的是日本金融行业,中位数薪酬才450万日元左右,算下来才20多万人民币。不过依然高居日本所有行业第一,比所有行业平均高20%左右。
所以结论就是,除日本外,在发达国家金融大概能比平均水平多60%的收入,但几乎无一例外金融业都高居所有行业收入榜首,也超过了互联网。
根据2023年的统计,在非私营单位也就是体制内,我国金融行业收入仅次于信息行业,但差不太多,大约比全社会平均水平高63%,和发达国家的比例差不多。
但这里有两个点值得说。
一是可能我国金融行业的实际收入是高于信息行业的,因为通常信息行业都在一二线城市,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都有金融业,金融只是被低线城市拖了后腿,而在同等级城市收入是超过信息行业的。
二是去年在平均薪酬增长5.8%的情况下,金融业增加了13.4%,这个有点不和谐。你看人家采矿业也增长了11.1%,但去年矿业是大牛市啊,大宗商品都涨天上去了。那么去年金融是大牛市么,看看A村所有人都懂,那凭啥收入还能涨那么多呢?
所以我这里也有2个小结论。
1、虽然一直被张雪峰喷,但我觉得金融可能还是好行业,毕竟行业薪酬比平均高60%呢。你没资源在金融行业的确当不了领导,可是你没资源在别的行业就一定能当领导么?反正都是小兵,不如在金融行业躺着。
2、金融行业虽然被限薪了,但这个工资帽大概率未来会上移。作为非私营部门,也就是体制内,最合理的增速就是和GDP同步。
就这些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