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港股美的置业盘中最多涨了75%左右,原因是周末公司公告,将向所有股东提供一个每股派发5.9港币的选择权,而上周五公司股价才3.75港币。
也就是说,单次股息率157%。
我看了下来龙去脉,大概就是美的置业是美的大老板何家的产业,占股约80%左右,历史上开发地产赚了些钱。现在公司不打算再玩房地产,就干脆把大部分钱都分给股东,自己吃肉,小股东跟着喝汤。
其实港股有不少净现金超过市值的公司,只不过大部分老板都比较抠门,舍不得把钱分出来,但何家真的是豪气,泼天的富贵,说分也就分了。
A村的美的集团也一向以对小股东好著称,同样的风格也体现在港村的美的置业上。只不过美的置业的钱相比于市值已经多到夸张,所以今次现金选择权也多到夸张。
我村有几千家公司,真正能算对小股东好的,加起来可能还不到100个;不好也就算了,不少公司可能还是憋着上市来割韭菜的。
如果大部分公司都像何老板那样,我就不信A村永远只有3000点,可能现在早就上一万点了。
我从来没买过美的置业,但以前在美的集团上赚过一些钱。从这次撒钱来看,何老板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属于一流的企业家,以后买股票我一定优先选择何家的产业。
……
今天我村大跌,其实也没啥更多的利空,就是跌破3000点后情绪的一次宣泄;各种各样负面的信息汇集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鬼故事,类似的鬼故事在2022年3月、10月、去年一整年、今年年前都出现过。
但与其同时,其实也有不少利好。比方说近期不少国际机构调高我国的GDP增速、外贸一直还不错,北京和上海的二手房交易暴增,据说上海的新房交易都起来了一些。
硬要我说的话,目前悲观的情绪分为两种,一种是惊天利好他喵的怎么还没来,比方说发钱、央妈直接买股票等等。这个我觉得应该迟早会来,但不太会明天就来 ,淡定就好。
另外一种可能是真实的利空,就是某些公司会不会真的退市。今天有一个叫做广汇转债的票直接跌到了46元,基本就是市场觉得母公司不仅会退市还可能会赖账。
胆小的可以学习我,碰都不去碰这些有可能退市的票;胆子大的可以做个摊大饼组合,平均买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类似的票,按照我村做事的风格,最后真正会退市的公司数量肯定不会太多,大部分还是能苟延残喘的。
但总的来说,反正已经跌破3000点了,我已经完全做好了和诸位一起重走长征路的准备。
我能想到的最坏结果,大概也就是重回2600点。上次不知道诸位抄底了没有,那这次你们准备抄底么?
我当然希望每天走的都是去北京的路,而不是长征路,但如果必须每次都重走长征路的话,那至少也应该吸取经验教训,让自己走的更舒服些,沿途多搞点战利品啥的。
我周末刚听了一个讲长征的节目,说的确有些红军部队长征很苦,最后要煮皮带、啃草根,但也有些方面军做到了一路壮大,区别主要在于路线选择和战略选择。
对了,今天上午公布了我国1-5月的公共预算收入,整体下降但有两项是增长的。
一是消费税同比+7.2%,这说明消费没想的那么差,至少有结构性机会。
二是非税收入同比+10.2%。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,但其实非税收入里主要的是国企上缴收入,说大白话就是之前国企赚了钱可以自己留着随便浪,反正不缺你这点,但现在有钱都要来补贴家用。
从路径看,其逻辑是上市国企必须多分红,然后控股的集团公司拿到这个分红以后上缴。
这里面其实包含双重利好。
1、今年国企分红比例提升,未来有条件的大概率还会继续提升,因为需要补贴家用啊。
2、无效和低效投资减少,因为省下钱要补贴家用啊。国企估值低,主因就是市场担心赚了钱乱花,现在这个也解决了。
个人认为,不仅国企,有条件的民企这几年大概率也会加大分红。因为现在谁都缺钱,自然也包括很多民企的大股东们,那么尽量多分,甚至特别分红,就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。
就这些了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