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手一摊,没降息

今天20号,每月公布LPR的日子。虽然之前不少人都盼望着降息,但昨天会议上说的很清楚,我们差不多要熬到美联储降了再跟随。好了,A村这几天扑街的锅有人背了。

不变的是贷款利率,存款利率实际上近期是下降的,根据我妈的说法,最近各银行能给到最高的利率就是2.6%,大行只有2.5%左右。而从30年和50年国债的交易价格来看,市场预期是未来30-50年我国整体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大概就维持在2.5%左右,甚至还可能更低些。

目前我国的一年和五年期LPR利率分别是3.45%和3.95%,但实际执行中还能打折,比方说增量首套房利率肯定低于3.95%了,制造业企业能拿到的贷款目前大部分都在3.5%以下。

我目前在按揭的房子原来算是二套房,但最近可以按照存量首套房计算,利率从4.7%降到了4%,每年大概能省1万多块。

所以单纯从利率的角度看,目前只有存量二套及以上的房贷还比较高,但其实也可以通过置换为抵押贷之类的方法解决。整个社会需要的并不是大量的低息贷款,而是能赚到钱的项目。

今天上证指数最低跌到3001点,离3000只差1点;港村上午一度涨得不错,最后也被A村拉下马。

往好里想,3000点还是有一定威慑力,空头不敢轻易往下砸。

但既然到了这位置,根据手贱定律,肯定还是要摸下,如果到时候引发大哥雷霆一击那就算探明底线了,这个我觉得是大概率;但万一小概率发生,轻松击破,那我也只能两手一摊,和你们一起重走长征路。

你们可能总觉得我心态好,那因为我是经历过绝望的人。

2009年的时候我曾经全仓人寿,记得成本是30多,后来几年绝望到关账户,2014年再打开的时候跌到11块钱左右。这是人寿啊,大蓝筹啊,不是随便什么垃圾票啊。

但我还是想叨叨一点,你们不爱听我也要说。

红利模式或者说价值模式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我村的主线,低负债、高现金流、高分红的票大概率表现是最好的。

因为只有这货有裤子穿,其他货都只能抢裤子穿,这就是差别。

最后和你们分享一件我近期关注的事。

从前几天开始,网上突然到处都是在喷“仅退款”的文章。据说在本次618,不少女装店铺卖出去100件衣服,就有80件退回或者“仅退款”,相当于只卖出去20件,搞得很多店主都崩溃了。

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体验就是,大部分时候网购图片或者视频上展示的都是小龙女,实际上拿到的都是小笼包。白牌这样还好理解,但很多大牌子也一样,网购拿到的东西总感觉和实体店里有些区别。

说好听是PS,说难听是骗,要求“仅退款”又有啥错?

当前情况就是店家和顾客在做博弈,顾客就是要求便宜再便宜,店家为了满足这点就在不断削减成本,甚至故意搞一批次品出来,相当于用我这种老实客户去补贴“仅退款”用户。

店家和顾客的博弈有两种模式。

一种是传统的差评体系,用户不满意可以差评,店家就必须努力提升质量和服务以获得口碑,但这样成本就提升了。

一种是“仅退款”体系,用最低成本去处理纠纷,在正常用户和仅退款用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,用正常客户去补贴仅退款用户。

当仅退款用户比较少的时候,后者成本更低,因为服务成本几乎是零,生产制造方面无非是多几个百分点而已。但当仅退款用户增多的时候,商家可能就扛不住了,极端情况下80%都选择仅退款,那还怎么玩?

简单来说就是,套利行为消灭套利模式。如果把仅退款看成是一种用户套利模式,人少的时候成立,但一旦人多就要崩。

记得去年的时候,很多人说抖音一定能干死美团,因为抖音模式更先进,我不同意,现在明显抖音和美团之间已经重新平衡了。

现在也有很多人说,仅退款模式更先进,一定能干死传统电商,我也不同意。

从本质看,技术带来的效率优势才算是真优势,而商业模式上的优势本质看都是套利

无论是直播也好,仅退款也好,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都效率更高,能实现套利;但规模一旦做大,大到了改变用户习惯,效率就会开始降低,最终会降低到和传统模式一样的水平,然后双方拉锯。

最近我刷抖音看到不少视频,都是用户仅退款,商家直接发律师函甚至法院直接发传单,而且基本都告赢了。下面的各种评论可把我看笑死了,感觉就是有仇的报仇,有冤的报冤。我还看到一张图表,写的是每年仅退款的比例都在上升,甚至在有些省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比例。

拍脑袋表示,仅退款这个模式的成本正在急剧上升,说不定仅退款电商和传统电商重新平衡的时间点也要来了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